很多患者发现:自己用靶向药后出现皮疹或免疫治疗后得了肺炎,但复查时肿瘤却缩小了。于是猜想,是不是副作用越明显,说明药物越有效?
事实上,副作用和疗效的关系就像战场上的“烟雾弹”——可能有联系,但绝不是简单的“越严重越好”。
免疫药物
1.为什么会有副作用
免疫药物(如PD-1抑制剂)的原理是“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”。但免疫系统一旦被激活,可能“误伤”正常组织,导致肺炎、肠炎、皮疹等副作用。
靶向药物
1. 为什么会有副作用
靶向药像“钥匙”,专门锁住癌细胞的“漏洞”(如EGFR、ALK基因突变)。但这些“钥匙”也可能误开正常细胞的“锁”,导致副作用。
专家提醒
1. 不要自行判断。有人副作用轻微但疗效好,也有人副作用严重却无效。疗效只能通过影像学检查(如CT)和肿瘤标志物判断。
2. 及时与医生沟通。出现皮疹、腹泻、咳嗽等症状时,记录发生时间。我们要清醒认知:副作用是抗癌治疗的“常见战友”,但绝非“疗效刻度尺”。
谨遵医嘱,相信科学的检查报告,而不仅仅是身体反应。
发布于:河南省亿资策略-配资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-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