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中经历了两次重大政变,而在这两次政变中,他展现了极其果断的手腕,对待政敌从不手软,特别是在杀戮政敌方面,他几乎做到了一刀斩草除根。值得注意的是,李隆基的果决手段还体现在他毫不犹豫地处决了四位美女,这一行动与他晚年在马嵬驿犹豫不决、极为悲痛地赐死贵妃杨玉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李隆基第一次发动政变时,正值女皇武则天晚年,宰相张柬之与一众权臣联合起来发动了神龙政变。张柬之、崔玄暐、袁恕己、桓彦范等人,以及禁军将领李多祚联合起来,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唐中宗李显,这个事件直接改变了朝廷的权力格局。李显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子,曾因反对母亲的专权被废除,后来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继位成为唐睿宗,李显长期受到母亲武则天的压制。李显复位后,感恩妻子韦氏的支持,重新立她为皇后,韦后成为朝中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。
展开剩余76%韦后出身京兆韦氏,是当时的名门望族。她与李显的婚姻初期,便因武则天的专权受到压制,韦后的父母和兄弟几乎全被武则天所杀,她的长子李重润和长女永泰公主也在武则天的压迫下遭遇惨死。韦后的经历让她变得极为冷酷,深知要保护自己的亲人,就必须掌握绝对的权力。她的性格转变从温婉贤惠到雄心勃勃,渴望成为像武则天那样掌控国家大权的女人。
随着李显复位,韦后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权力,但她面临着李显的长子李重俊的威胁。李重俊英武果断,如果他继位,韦后便无法再掌控朝政。于是,韦后通过联合女儿李裹儿,策划排除李重俊的威胁。李裹儿虽然年幼,但极具野心,一心想继承武则天的权力梦想。母女二人与上官婉儿结盟,后者是武则天时期的得力助手,凭借自己的才智获得了李显的宠信,成为一名重要的女官。
然而,随着李显的复位和韦后、李裹儿母女的权力扩张,李重俊感到危机,决定主动发动政变以除掉这些威胁。他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发动玄武门政变,想要除去韦后等人,但因失败而身死。这一事件使得韦后母女的势力达到巅峰,朝中大多数人都站在她们这一边。
然而,李隆基对此产生了深刻的警觉,并开始结交禁军将领,为未来的政变做准备。李重俊死后,韦后趁机毒死了李显,扶持李显的小儿子李重茂登基,企图延续她的权力。李隆基看到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危险,他决定提前出手,联合太平公主和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,发动了唐隆政变,彻底清除韦后及其党羽。
在唐隆政变中,李隆基果断而冷酷,他命令禁卫军迅速围攻韦后的府邸,李裹儿在睡梦中被斩杀。李隆基带领禁卫军进入皇宫,韦后和她的党羽被一一处决。上官婉儿曾是韦后的重要支持者,但在政变中,她因与太平公主的联系而被李隆基视为威胁,也被毫不留情地处决。唐隆政变成功后,李隆基的权力进一步稳固,而他在这次政变中共斩杀了四位美女,分别是韦后、李裹儿、上官婉儿以及太平公主。
第二次政变,李隆基面对太平公主的威胁,决定再次出手。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,她野心勃勃,意图挑战李隆基的皇位。李隆基知道,太平公主一旦掌权,自己将无法稳固位置。于是,李隆基联合郭元振等大将,再次发动政变,彻底除掉太平公主的党羽。最终,太平公主被软禁,李隆基亲自下令赐死她,结束了她一生的权力梦想。
李隆基的杀伐决断,使得唐朝政权在经过多次政变后逐渐稳定,并最终迎来了盛世开元。李隆基不仅在两次政变中成功收拾了那些妨碍自己权力的女人,也让唐朝朝政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然而,这种果断的手段与他晚年对杨贵妃的犹豫和悲痛形成了鲜明对比。李隆基的决策方式从年轻时的冷酷无情到晚年的优柔寡断,反映了他心态的变化,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无情与复杂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资策略-配资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-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